假釋制度完整解析:為何阿勇成功更生8年、小陳卻一再回監獄?
阿勇因經濟壓力搶超商被判5年,在獄中積極學習烘焙技術,服刑2年半後獲假釋,如今已穩定經營麵包店8年。相反地,慣竊小陳雖多次獲假釋,卻總在保護管束期間再犯,最終被法院認定不適合假釋。同一個制度,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結果?台南湯姆熊割喉案主嫌必須服刑超過25年才能申請假釋,成功率卻微乎其微。假釋制度背後的「超商取貨」邏輯,以及3大審查標準究竟如何運作?
阿勇因經濟壓力搶超商被判5年,在獄中積極學習烘焙技術,服刑2年半後獲假釋,如今已穩定經營麵包店8年。相反地,慣竊小陳雖多次獲假釋,卻總在保護管束期間再犯,最終被法院認定不適合假釋。同一個制度,為何會有如此不同的結果?台南湯姆熊割喉案主嫌必須服刑超過25年才能申請假釋,成功率卻微乎其微。假釋制度背後的「超商取貨」邏輯,以及3大審查標準究竟如何運作?
「我操行分數都3分以上,為什麼假釋還是被駁回?」這是某受刑人在法庭上的困惑吶喊。法務部最新統計顯示,假釋申請核准率僅有33%,意味著每3個申請中就有2個被駁回!更震撼的是,2024年憲法法庭的重大判決徹底改變了審查標準。一位資深監所管理員透露:「無期徒刑第一次申請就過的案例極少,表現必須近乎完美!」究竟哪些致命錯誤會讓申請100%被駁回?
小明第一次犯罪被判6年,服刑3年就獲假釋;小華因假釋後再犯被判同樣6年,卻要服刑4年才能申請。更殘酷的是,某受刑人因「藏匿人犯1次、竊盜93次、強盜13次」的驚人前科,被法院認定「詎原告犯後未曾與被害人和解」,假釋路遙遙無期。相同的刑期,為何會有如此天壤之別的待遇?「三振條款」又如何讓累犯面臨永無出獄日的絕望?初犯真的在假釋上比較吃香嗎?
王先生關了26年,終於符合無期徒刑假釋條件,但法務部審查委員會冷酷地告訴他:「成功率僅3%」。100個和他一樣等待25年的人中,最終只有3個能重見天日。更震撼的是,2024年3月憲法法庭的重大判決如同炸彈般撼動了假釋制度——原本假釋被撤銷後一律再關25年的規定被宣告違憲!這個歷史性判決將如何改寫無期徒刑犯的命運?那些守候了四分之一世紀的人,究竟還要等多久?
阿誠因詐欺罪被判5年,在監獄服刑2年8個月後決定申請假釋。第一關是累進處遇評分——他必須在操行、作業、教化三項都達到3分以上,並升至第二級。接著要通過監獄假釋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核,最後等待法務部的最終決定。整個流程宛如破關遊戲,一步都不能錯。阿誠能否順利拿到這張珍貴的「自由通行證」?這場從監獄到自由的八步驟通關挑戰,究竟有多難?
某假釋犯出獄後23天才去報到,結果被撤銷假釋重回監獄;另一位則在台南因「多次未報到」加上「拒絕驗尿就自行離去」被認定情節重大。24小時報到時限、每月定期簽到、跨縣市須申請許可——假釋後的每一步都是地雷區。更有人因為「與素行不良之人往還」被一網打盡,瞬間失去自由。看似重獲新生,實則處處是紅線,一個不小心就重回鐵窗。假釋後的「生死時速」究竟有多可怕?
小明假釋期間因強盜罪再被判5年,新罪超過6個月,假釋「一定」被撤銷,必須回去坐完剩下2年;阿華假釋期間只是推人一下被判拘役50天,法官卻考慮他是否常犯同樣錯誤才決定。更驚人的是某案例中,受刑人與「張進順」合作盜刻印章,同時違反「與素行不良之人往還」和「再犯罪」兩條紅線。同樣是犯錯,為何有人必撤銷、有人可能不撤?「應撤銷」vs「得撤銷」的生死界線究竟在哪?
阿明假釋期間吸毒被抓,原本剩餘3個月27天刑期變成要坐7個月加27天;另一位更慘,假釋期間連續犯下偽造文書、詐欺等4個罪,不但要服新罪刑期,原本的剩餘刑期也要重新計算。最驚人的是,假釋期間根本不算服刑!小明被判6年已服3年獲假釋,剩下3年假釋期如果被撤銷,還要回去坐滿3年。假釋期間犯罪等於「賠了夫人又折兵」——總服刑時間竟然比原判決還長!
某假釋犯因「藏匿人犯1次、竊盜93次、強盜13次」的驚人前科紀錄,成為永遠的負擔,法院冷酷指出「受其侵害者多達百人餘,詎原告犯後未曾與被害人和解或賠償」。另一位因曾「以恐嚇信向典獄長表示出監後將持槍械朝矯正人員掃射」,幾乎不可能獲准出境。更有毒品累犯在假釋期間再犯,陷入無盡的惡性循環。假釋表面看似重獲自由,實際上卻是戴著鎖鏈的「偽自由」——前科烙印、出國限制、就業歧視,這些隱形枷鎖比監獄圍牆更難突破。
阿明因竊盜罪被判1年有期徒刑,在監獄關了6個月後想申請假釋。數學很簡單:1年×1/2=6個月,他已經符合時間門檻。但光有時間還不夠!他必須通過監獄假釋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核——操行、作業、教化分數都要達標,累進處遇要升至第二級,還要證明真心悔改。整個過程宛如闖關遊戲,一關都不能失敗。短短1年刑期的假釋申請,究竟需要跨越多少道關卡?阿明能否成功拿到這張珍貴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