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錢包手機不還犯法嗎?侵占遺失物罪非告訴乃論可判1.5萬
小明在超商撿到皮夾,心想「反正沒人看到,就當作是我的吧!」結果失主報警調閱監視器,小明當場被逮個正著,最後被法院判處侵占遺失物罪。阿偉有前科還敢再撿手機,以為「上次只罰一點錢沒關係」,沒想到累犯加重直接變拘役15天!小美同樣撿到手機,卻把它放回電箱上,法院認為她沒有據為己有的意圖判決無罪。三個真實判決案例告訴你:撿到東西的一念之間,決定你是拾金不昧好公民還是15000元罰金的刑事被告!
小明在超商撿到皮夾,心想「反正沒人看到,就當作是我的吧!」結果失主報警調閱監視器,小明當場被逮個正著,最後被法院判處侵占遺失物罪。阿偉有前科還敢再撿手機,以為「上次只罰一點錢沒關係」,沒想到累犯加重直接變拘役15天!小美同樣撿到手機,卻把它放回電箱上,法院認為她沒有據為己有的意圖判決無罪。三個真實判決案例告訴你:撿到東西的一念之間,決定你是拾金不昧好公民還是15000元罰金的刑事被告!
阿偉在郵局門口撿到一張面額13,125元的支票,他心想「反正沒人看到,拿去兌現吧!」結果失主發現報警,阿偉被法院判處侵占遺失物罪。老王路邊看到H型鋼鐵以為是廢料,載去回收場賺錢,沒想到是別人被偷後丟棄的,也被告上法院。小林撿到手機後幾分鐘就放在電箱上離開,法院認定沒有據為己有意圖判決無罪。同樣是撿到東西,為什麼有人坐牢有人無罪?追訴時效5年內,你的一念之間決定是賺到意外之財還是面臨刑事處罰!
大學生在路邊撿到高級TAKEO KIKUCHI筆電包,內裝筆記型電腦,他一時貪念直接帶回宿舍當自己的用。沒想到被警察查獲,雖然後來歸還物品仍留下犯罪紀錄!資源回收阿伯撿到手機辯稱「以為是廢棄物」,法院仍認定有據為己有意圖判刑。侵占遺失物罪最高罰金15,000元,但法官到底怎麼計算?物品價值、前科記錄、犯後態度都是關鍵因素。完整量刑公式與緩起訴條件大揭密,一念之差決定是拾金不昧還是刑事被告!
某男在街頭連續撿到4支手機,心想「反正都沒人看到」全部據為己有。沒想到失主們都報警了,最後被告4個侵占罪,每個罪都分別處罰!另一男子撿到整個背包直接帶回家,雖然事後部分歸還,法院仍認定「明知是他人遺失物卻不送權責機關處理」判決有罪。有侵占前科的人再犯更慘,法院會依累犯規定加重處罰,從罰金直接升級到拘役!前科累犯的代價究竟有多慘重?真實判決案例告訴你貪小便宜的沉重代價!
超商內,某人看到收銀台旁掉了一支手機,撿起來後若無其事地拿著手機走出店門。法院判決:即使沒馬上使用手機、也沒破壞它,只要有不歸還的意圖就構成侵占遺失物罪!另一案例更扯,撿到皮夾後「選擇性歸還」——把身份證駕照交警察局假裝好心,現金卻自己留下。法院認定這就是犯罪!撿到東西的第一個念頭決定一切:是「賺到了」還是「該送警局」?完整5步驟SOP教你正確處理,從拾金不昧好公民到15000元罰金刑事被告只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