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令申請書填寫教學:2025年台灣家暴保護令詳細申請操作指南
凌晨3點,小美又被手機震動聲驚醒,螢幕上顯示『妳逃不掉的』威脅簡訊。離婚3個月了,前夫仍天天守在公司樓下,同事開始對她投來異樣眼光,她快崩潰了。就在此時,113專線社工一句話徹底改變她的命運:『妳可以申請保護令』。另一邊的阿芳更慘,酒醉男友一拳直接打斷她的肋骨,就醫時護理師悄悄塞給她一張紙條。14天後,法院核發的保護令讓兩個暴力男人從此消失在她們生活中,重獲自由的那一刻,她們才知道原來申請保護令比想像中簡單太多!
凌晨3點,小美又被手機震動聲驚醒,螢幕上顯示『妳逃不掉的』威脅簡訊。離婚3個月了,前夫仍天天守在公司樓下,同事開始對她投來異樣眼光,她快崩潰了。就在此時,113專線社工一句話徹底改變她的命運:『妳可以申請保護令』。另一邊的阿芳更慘,酒醉男友一拳直接打斷她的肋骨,就醫時護理師悄悄塞給她一張紙條。14天後,法院核發的保護令讓兩個暴力男人從此消失在她們生活中,重獲自由的那一刻,她們才知道原來申請保護令比想像中簡單太多!
半夜2點,音響又開到最大聲,小美求他小聲點,他冷笑回應『這是我家,我想怎樣就怎樣』。5年婚姻中,她從未被打過一巴掌,卻每月只能拿到3000元生活費,手機被監控到連上廁所都要報告位置。最可怕的是他手上握著她的私密照,威脅『妳敢離開就讓全公司都看到』,讓她不敢反抗。直到律師一句話讓她恍然大悟:『這就是家暴,妳不需要被打才能反擊』。24小時內,她完成了驗傷、保存威脅簡訊、錄下恐嚇對話,這些證據最終讓她在法庭上贏回了自己的人生!
『妳這個沒用的女人!』每晚酒後的咆哮迴盪在小美家中,她害怕地躲在房間角落,心想『他又沒動手,這應該不算家暴吧?』。另一邊,阿強在妻子手機偷裝監控APP,24小時追蹤她的一舉一動,甚至要求『上廁所都要傳定位給我』。更誇張的是老王兄弟,竟然為了爭奪遺產故意誣告親弟弟偷竊,想讓他坐牢。這三個看似不同的故事有個共同點:法院都認定是家庭暴力!台灣每年10萬件家暴通報中,像這樣的『無形暴力』竟然佔了一半以上,你以為的日常爭執,可能早已觸犯法律紅線!
午休時間,小美又默默捲起袖子遮住手臂上的瘀青,同事阿雯卻敏銳地察覺到了異狀。『這些傷是怎麼來的?』當小美支支吾吾地說『不小心撞到』時,阿雯想起了昨天隔壁不斷傳來的摔東西聲音。掙扎了一整夜後,阿雯拿起手機撥打113:『我懷疑同事遭受家暴』。24小時內,社工出現在小美家門口,當天就拿到緊急保護令的小美淚流滿面地感謝阿雯:『如果妳沒有通報,我可能永遠沒勇氣求救』。但更讓人意外的是,半年後小美的婚姻竟然因為輔導機制而重新獲得幸福!一通電話不是拆散家庭,而是拯救家庭的開始。
晚上11點,小玲接到前夫醉醺醺的電話:『妳今晚最好別回家,我在樓下等妳,這次絕對要妳好看』。她嚇得渾身發抖,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威脅了。朋友勸她『申請保護令吧』,但小玲困惑:『要等多久?我撐得過今晚嗎?』警察告訴她有三種選擇:緊急保護令4小時就有、暫時保護令1-2天核發、通常保護令要等1個月但效力長達2年。最終小玲選擇了緊急保護令,當晚凌晨3點法院核發,警察立即出動,前夫被擋在200公尺外。這個選擇救了她一命,因為監視器後來拍到前夫在樓下徘徊到天亮,手裡還握著一把水果刀!
『我們又沒結婚,法律管不到他吧?』小美對前男友每天到家門口丟石頭放鞭炮、威脅「讓妳看不到兒子」的行為束手無策,以為只有夫妻才受法律保護。另一頭,17歲的小明因為被沒收手機暴怒,對媽媽摔杯子、推撞,甚至罵三字經,媽媽心想「他還是孩子,這應該不算家暴吧?」。兩個看似不同的故事,結局卻讓人意外:法院都核發了保護令!原來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保護範圍遠超想像——同居男女朋友、分手後的前任、甚至未成年子女對父母的暴力,全都在法律保護範圍內。更驚人的是,小美的前男友被判遠離100公尺,小明則被要求接受情緒管理課程!
『10分鐘內把小孩抱走,不然我就進來揍人!』電話那頭的男人聲音冰冷,時鐘滴答滴答,每一秒都像死神倒數。這不是恐怖片台詞,而是台北地院111年判決書上的真實記錄。另一個更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響起:『要家暴是不是,來打113快點,我馬上賞她兩巴掌,送她回家』,竟然直接挑戰執法單位,完全失控的瘋狂行為讓人膽寒。專家警告:當加害人開始設定明確時間威脅、當眾挑戰司法權威、發出連續性死亡恐嚇時,這些都是法官認證的致命訊號,從言語威脅升級到動手傷害,最快只需要24小時!
『我報警了,然後呢?會不會讓情況更糟?』小美握著手機,內心忐忑不安。撥打113後的2小時內,專業社工竟然主動來電關懷;24小時內,社工親自到府進行安全評估;72小時內,為她量身制定了安全保護計畫。一周後回想起來,小美才驚訝地發現:原來政府的家暴保護系統如此完善,絕不是說說而已!但令人遺憾的是,台灣每小時有超過13起家暴通報,卻有更多受害者因為不知道『通報後究竟會發生什麼』而猶豫求救。他們擔心社會局會調查、害怕警察抓人、更怕通報後讓加害者變本加厲。本文將揭開政府保護系統的神秘面紗,從按下通報鍵的那一刻到30天完整追蹤期的時間軸全解析!
『離婚我認了,但10年婚姻後我一無所有怎麼辦?』小美坐在律師事務所裡,眼淚滑落臉頰,聲音顫抖地問道。她以為遭受家暴後離婚,就要淨身出戶重新開始。律師聽完後,平靜地攤開計算紙:『阿強名下房產800萬,股票100萬,汽車50萬,扣除房貸200萬後是750萬;妳存款50萬加投資30萬是80萬...差額670萬除以2』,筆尖在紙上快速計算著。當律師抬起頭說出『妳可以拿到335萬』時,小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被家暴的人還能分財產?』原來家暴離婚絕不等於一無所有,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就是法律給受害者的最後保障!
深夜11點,酒氣熏天的丈夫開始瘋狂摔東西,杯盤碎裂聲在屋內迴響。小美蜷縮在臥室角落,雙手顫抖地撥打110:『警察嗎?我先生又開始...』她以為這只是另一個痛苦的夜晚,沒想到這通電話會徹底改變她的人生。4小時後,緊急保護令送達;一週內,丈夫被起訴傷害罪;一個月後,法院判賠精神損害30萬元。小美終於明白:家暴防治法不只是一張保護令,而是包含刑事、民事、行政三重保護的完整法律武器庫!但可惜的是,太多受害者只知道申請保護令,卻不知道可以同時啟動刑事告訴和民事求償,錯失了讓加害者承擔完整法律責任的機會。
『妳不告我,警察也不能抓我!』小明一邊整理衣領,一邊得意洋洋地威脅著蜷縮在角落的小美。她的手臂布滿瘀青、右臉頰紅腫不堪,但聽到小明這句話後,心中最後一絲求救希望也幾乎熄滅:『真的只能忍嗎?難道警察真的不能幫我?』。太多受害者像小美一樣,被『告訴乃論』這四個字嚇倒,以為不主動告訴就沒有任何法律救濟。但事實是:家暴傷害雖然是告訴乃論,但只要受害者願意提出告訴,整個司法機器立刻啟動保護程序!更令人安心的是,即使當下害怕不敢告,法律還給你6個月的黃金追訴期,讓每個受害者都有重新選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