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災發生8小時內必通報!2025最新流程7步驟,錯過恐損失百萬賠償

TaiLexi 團隊

職災發生8小時內必通報!2025最新流程7步驟,錯過恐損失百萬賠償

2025年最新!職災發生後,雇主必須在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違者可處3-30萬元罰鍰!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住院治療、死亡災害都要通報,還要保護現場。本文完整解析職災通報時效計算、7大步驟流程、法律責任,附真實判決案例,讓雇主勞工都能掌握職災通報SOP,避免百萬賠償風險!

2025年職災通報重點提醒

通報時效

  • 8小時內:住院治療災害
  • 8小時內:死亡災害
  • 8小時內:3人以上罹災

違反後果

  • 罰鍰:新台幣3-30萬元
  • 破壞現場:1年以下有期徒刑
  • 附加罰金:最高18萬元

職災通報是什麼?為什麼這麼重要?

想像一下,小明在公司搬貨時不小心從貨架上摔下來,腳踝嚴重扭傷還骨折,必須住院治療。這時候,公司應該怎麼做呢?根據台灣的**職業安全衛生法**,雇主有個非常重要的責任:**必須在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規定**:「事業單位勞動場所發生下列職業災害之一者,雇主應於八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三、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一人以上,且需住院治療。」

簡單來說,只要勞工在工作中受傷需要住院,老闆就必須在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單位。這就像是發生交通事故要報警一樣重要!

真實案例告訴你:不通報的後果很嚴重

讓我們來看一個真實的法院案例:

**參照111年度訴字第45號判決所述**:「本件徐君於案發後之110年4月18日即住院治療,而原告並未於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直至110年5月3日始由徐君之商業投保單位保險員以網路向被告所屬職安署通報」

這個案例中,徐先生在工作中墜落受傷住院,但公司卻沒有按時通報,拖了將近半個月才由保險員通報。這樣的行為已經違反了法律規定!

另一個案例更嚴重:

**參照104年度簡字第39號判決所述**:「被告勞動部以原告對於所僱勞工田勇誠於勞動場所發生死亡職業災害,原告於得知已發生前述事實後,未依規定於8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

這起案件中,甚至發生了**死亡災害**,雇主卻沒有及時通報,後果當然相當嚴重。

法院怎麼說?重要見解一次看懂

法院對於職災通報的見解非常明確:

**參照104年度簡字第39號判決所述**:「再按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2項規定雇主應於八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所稱雇主,指罹災勞工之雇主或受工作場所負責人指揮監督從事勞動之罹災工作者工作場所之雇主」

這意思是說,不只是直接雇主有責任,只要是**指揮監督**勞工工作的人,都可能要負起通報責任!

還有一個重要觀念:

**參照108年度簡字第24號判決所述**:「事業單位發生第二項之災害,除必要之急救、搶救外,雇主非經司法機關或勞動檢查機構許可,不得移動或破壞現場」

也就是說,發生職災後,現場必須保持完整,不能隨便移動或破壞,就像犯罪現場需要保持一樣重要!

數學時間:8小時怎麼算? ⏰

讓我們來算一下時間:如果小明在週一早上9點受傷住院,公司最晚應該在什麼時候通報?

**計算公式**:發生時間 + 8小時 = 通報截止時間

9:00 + 8小時 = 17:00(下午5點)

所以公司必須在週一下午5點前完成通報!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就可能違法了。

如果是晚上發生呢?假設小美在週二晚上10點受傷住院:

22:00 + 8小時 = 隔天早上6:00

時間計算不會因為晚上或假日而停止,雇主必須確保在任何時間發生職災都能及時通報。

職災的定義是什麼? 🤔

**參照111年度訴字第45號判決所述**:「職業災害:指因勞動場所之建築物、機械、設備、原料、材料、化學品、氣體、蒸氣、粉塵等或作業活動及其他職業上原因引起之工作者疾病、傷害、失能或死亡」

簡單來說,只要是**因為工作**引起的傷害、疾病、失能或死亡,都算是職業災害。這包括:

  • 搬重物閃到腰
  • 吸入化學物質生病
  • 機器操作受傷
  • 甚至工作壓力太大導致憂鬱症

職災通報7大步驟完整流程

  1. 發現職災:勞工在工作中受傷或生病
  2. 送醫治療:立即送醫,確保勞工安全
  3. 保存現場:除非急救需要,否則不要移動現場
  4. 判斷通報需求:是否需要住院治療或死亡災害?
  5. 計算時效:從發生時間開始算8小時內
  6. 執行通報:向當地勞動檢查機構通報
  7. 配合調查:等候勞動檢查員到場調查,提供必要協助

違反職災通報規定的法律後果

後果可能很嚴重喔!根據法律規定:

**參照108年度簡字第24號判決所述**:「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 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 18 萬元以下罰金:二、違反第 37 條第 4 項之規定」

也就是說,如果雇主沒有通報或者破壞現場,最嚴重可能面臨:

  • **刑事責任**:1年以下有期徒刑
  • **罰金**:18萬元以下罰金
  • **行政罰鍰**:3萬到30萬元罰鍰

職災通報常見問題解答

Q1:如果只是輕傷不需要住院,還要通報嗎?

**A**:不需要。**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2項第3款規定**,只有需要住院治療的傷害才需要強制通報。但如果是死亡災害或3人以上受傷,即使不需要住院也要通報。

Q2:通報後會不會影響公司形象?

**A**:依法通報是雇主的責任,隱瞞不報反而會面臨更嚴重的法律後果。**參照108年度訴字第68號判決所述**,主管機關還可以公布違規事業單位名稱,這樣反而更影響形象。

Q3:如果公司不願意通報,勞工該怎麼辦?

**A**:勞工可以自行向當地勞動檢查機構檢舉,或者透過工會協助。保護自己的權益最重要!

Q4:通報後現場可以整理嗎?

**A**:**依職業安全衛生法第37條第4項規定**,除非是必要的急救搶救,否則必須經過司法機關或勞動檢查機構許可才能移動或破壞現場。

Q5:如果是外包廠商的員工受傷,誰要負責通報?

**A**:**參照104年度簡字第39號判決所述**,只要是受工作場所負責人指揮監督從事勞動的工作者,該工作場所的雇主就有通報責任。

2025年職災通報重點總結

通報時效關鍵

  • 8小時內:必須完成通報
  • 1人住院:就需要通報
  • 3人受傷:無論是否住院都要通報
  • 死亡災害:立即通報

違反後果

  • 行政罰鍰:3-30萬元
  • 刑事責任:1年以下有期徒刑
  • 破壞現場:併科18萬元罰金
  • 公布違規:影響企業形象

職災通報是保護勞工權益的重要機制。及時通報能讓勞動檢查機構立即介入調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確保工作場所安全。

延伸閱讀:職災權益完整保障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法律諮詢

AI 不僅能提供即時線上解答,還能協助您判決書查詢並進行案情比對分析。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

🚨 法律專家級服務

法律問題不能只停留在閱讀文章

真正關鍵是——你的情況或案件會怎麼走?

🏆 TaiLexi AI律師司法官考試PR99

大律所律師與法律教授都在使用的TaiLexi AI,立即免費開始,用 AI 找到更接近真相的答案。

⚡ AI大數據分析📊 專業判例比對🎯 權威認證

🔥 已幫助 30,000+ 用戶解決法律問題 • 完全免費 • 隱私保護 🔥

🎯 還在為法律問題煩惱嗎?

💰 免費🔒 絕對隱私⚖️ 台灣最專業法律AI⏰ 24H

(1) ⚡ 30秒獲得專業解答,無需等待律師回覆

(2) 📚 查找法院對您案件最相關的判決書和見解

(3) 📝 一鍵生成存證信函和法律文件,解決燃眉之急

已幫助30,000+用戶解決法律問題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歡迎自由引用,只要註明我們網站的連結即可!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法律知識:

需要免費法律諮詢?

TaiLexi AI 提供免費諮詢,無論您是個人或企業,都能獲得及時的案情分析。

立即諮詢

© 2025 TaiLexi AI.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