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集團車手判多久?加重詐欺共犯刑責完整解析
「只要幫忙領個錢,一次就給你5000元」、「工作輕鬆,一天賺一萬」聽到這種話要小心!很多年輕人被詐騙集團騙去當車手(專門負責提領詐騙款項的人),以為只是簡單工作,結果卻因為「三人以上共同詐欺」被判加重詐欺罪。 根據刑法第339條之4規定,加重詐欺罪刑期為1-7年,且不得易科罰金,意味著一旦被判有罪就必須入監服刑。本文將詳細解析詐騙集團的刑責、車手會判多久、如何避免被騙加入,以及真的被抓到該怎麼辦。
詐騙集團分工如何認定?車手算共犯嗎?
詐騙集團典型分工
🎭 話務員(機房)
負責打電話給被害人,使用話術詐騙
🚗 車手
負責到ATM或銀行提領詐騙款項
📱 收簿手
負責收購或租借他人帳戶供詐騙使用
👨💼 首腦
策劃整個詐騙計畫並分配工作
⚖️ 法律責任
根據刑法第339條之4第2款:「三人以上共同犯之」即構成加重詐欺罪
只要有分工合作關係,無論擊任何角色都可能被認定為共同正犯
車手會判多久?主犯從犯刑期差異
角色 | 參與程度 | 一般刑期 | 減刑可能 |
---|---|---|---|
首腦/主嫌 | 策劃全案、指揮其他成員 | 3-7年 | 較困難 |
話務員 | 直接詐騙被害人 | 2-5年 | 視自白態度 |
車手 | 執行性工作,較少策劃 | 1-3年 | 較有可能 |
💡 重要提醒
即使是車手等從犯,加重詐欺罪最低刑期仍為1年,且不得易科罰金
法院會依個案情況判斷,包含犯罪次數、金額、悔改態度等因素
三、法院怎麼判?看看實際案例和見解
法院對加重詐欺的態度非常嚴格,尤其是對集團性犯罪。例如,在一個判決中,法官強調:「參與分工及犯罪情節未必盡同,有身為主導策畫者、或僅係聽命主謀指示行事」(參照 109年度原上訴字第37號 判決)。這意思是,即使你只是「車手」(負責領錢的人),也可能被視為共犯,但刑責會較輕——因為惡性較小(參照 109年度原上訴字第37號 判決所述:「被告係擔任『車手』工作,聽人指示領取贓款,與上層謀劃者相比,其參與犯行之惡性較輕」)。
另一個例子:
如果詐騙集團用網路散布假訊息,法院會認定這符合「對公眾散布」要件(刑法第339條之4第3款),只要訊息能讓不特定人看到,就算成立(參照
107年度台上字第846號
判決所述:「對於不特定人或多數人散布不實訊息,以招徠民眾,進而遂行詐欺行為,即已具備該款加重詐欺罪之構成要件」)。所以,別以為只是轉傳訊息就沒事——你可能變成共犯!
四、律師教你這樣自保!免於破產的實用策略
詐欺罪不只關乎刑責,還可能面臨民事賠償,導致破產!例如,如果你被騙走100萬元,除了刑事追訴,還可透過民事訴訟求償,加上律師費和訴訟成本,總損失可能超過150萬元。該怎麼自保?以下是具體建議:
- 事前預防:
- 對於網路訊息,永遠保持懷疑:如果看到「高報酬投資」或「政府補助」廣告,先查證官方來源(如165反詐騙專線)。
- 不要輕易提供個人資料:銀行帳號、身分證字號等敏感資訊,絕不透過LINE或Email傳送。
- 事中應對:
- 萬一被騙,立即報警:保存所有證據(如對話紀錄、匯款單),並向警方報案。這能幫助追贓和減輕責任(如果你是不小心參與詐騙,自白可爭取減刑)。
- 尋求律師協助:律師能幫你分析是否構成犯罪,並爭取較輕刑責。例如,如果是被脅迫參與,可主張「欠缺故意」來辯護。
- 事後補救:
- 民事求償:如果你是被害人,可提起訴訟要求返還款項。計算損失時,包括本金、利息(通常年利率5%)及訴訟費用。公式:總損失 = 被騙金額 + (被騙金額 × 5% × 年數) + 律師費(約5-10萬元)。
- 申請犯罪被害補償:政府有補償制度,可彌補部分損失(詳見《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
五、Q&A時間:常見問題一次解答
Q1: 如果我只是轉傳詐騙訊息,會被抓嗎?
A: 有可能!法院見解認為,只要幫助散布不實訊息,就可能構成加重詐欺的共犯(參照
105年度簡字第4360號
判決)。例如,如果你在LINE群組轉傳假投資貼文,即使沒拿到錢,還是可能被追究責任。建議立即刪除訊息並報警自保。
Q2: 詐騙金額多少會觸發加重刑責?
A: 根據新法,詐騙金額達500萬元以上,會適用詐欺防制條例第43條的加重規定;如果同時有冒用政府名義或網路散布等行為,刑責更重(參照
113年度金上訴字第1282號
判決)。但即使金額較小,只要符合刑法第339條之4的條件(如三人以上共犯),還是會面臨1年以上刑期。
Q3: 自白真的能減刑嗎?怎麼操作?
A: 是的!如果你在偵查和審判中都誠實自白,並繳回犯罪所得,可能有減刑機會(參照
113年度台上字第3135號
判決)。實務上,建議在律師陪同下製作筆錄,並準備相關證據(如匯款紀錄),以爭取法官認定「情節輕微」。
Q4: 被害人該如何求償?
A: 首先,向警方報案並取得證明;其次,提起民事訴訟,計算公式:求償金額 = 被騙本金 + 法定利息(年利率5%,從被騙日計算至還款日) + 訴訟費用。例如,被騙100萬元經過2年,可求償100萬 + (100萬 × 5% × 2) = 110萬元,再加律師費。
Q5: 預防詐騙的最佳方法是什麼?
A: 記住「三不原則」:不輕信、不透露、不轉帳。對於任何可疑訊息,先用165專線查證。法院見解也強調,民眾應提高警覺(參照
107年度台上字第846號
判決),因為詐騙手法日益翻新,自保是避免損失的關鍵。
總結來說,加重詐欺不是開玩笑的——它可能讓你面臨牢獄之災和巨額賠償。透過了解法律、保持警覺,並善用自保策略,你能有效降低風險。如果遇到問題,別猶豫,立即找律師幫忙!記得,知識就是力量,多一分瞭解,少一分損失。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法律諮詢
AI 不僅能提供即時線上解答,還能協助您判決書查詢並進行案情比對分析。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