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Lexi 團隊
傷害罪
閱讀時間 1 分鐘

🛵【車禍賠償金額大解密】用判決書當案例,這篇讓你變身理賠達人!🕵️♂️

🔎 賠償金怎麼算?法院其實在玩「組合數學」!

車禍賠償就像組裝樂高,法官會把這些「積木」拼起來:

  • ▶️ 醫療費(住院/復健/掛號收據)
  • ▶️ 工作損失(薪資證明/扣繳憑單)
  • ▶️ 財物損害(修車估價單/安全帽發票)
  • ▶️ 精神撫慰金(傷勢照片/就診紀錄)

97年度中簡字第4539號判決書超寫實案例:

「原告請求醫藥費20,500元、車資9,000元、精神慰撫金30,000元,合計59,500元」

→ 但最後只拿到29,750元,為什麼?

兩造均有過失,各負50%責任。減輕50%後為29,750元

⚖️ 關鍵密碼:民法第217條「過失相抵」

法院最愛用的「責任比例計算機」!就算對方撞你,只要你有 0.0001%的疏失,賠償金就會被砍!

101年度桃小字第1083號判決書神比喻:

「直行車有路權,轉彎車要讓!就像玩大富翁,轉彎車沒擲骰子就硬過,要付過路費!」

→ 案例中轉彎車負70%責任,賠償金直接被砍到剩30%

💸 精神撫慰金不是喊價!法官用「身分計算機」

別以為喊「精神崩潰」就能拿百萬!法官會看:

  1. 傷勢嚴重度(骨折vs擦傷)
  2. 職業影響(鋼琴家手指受傷)
  3. 加害者態度(有無道歉)

107年度重訴字第55號判決書殘酷現實:

「多次整形+長期復健」才拿到50萬慰撫金

97年度中簡字第4539號判決書小資版:

擦傷級傷勢只判約6萬元,還被過失相抵砍半!

🚨 隱藏地雷:幫別人賠錢不算數!

97年度中簡字第4539號判決書警示:

「賠給其他受害者的和解金,法院不買單!」

→ 原告幫另位騎士賠56,000元,法官秒打槍:「你自己要和解的,關被告屁事?」

📉 終極公式:賠償金 =(總損失 - 強制險)x 責任比例

96年度訴字第348號判決書神操作:

死者家屬領150萬強制險 → 直接從賠償金扣除!

最後還要再考慮「過失比例20%」→ 幾百萬賠償變百萬以下!

🧠 法官內心小劇場(真實判決精華)

  • ▶️ 醫療費:收據沒日期?OUT!
  • ▶️ 修車費:10年老車用折舊率砍爆!
  • ▶️ 看護費:沒醫生證明?當作做功德!

107年度重訴字第55號判決吐槽現場:

「機車修14,550元全賠,但勞動力減損要用『霍夫曼係數』打折計算!」

(小編OS:係數是什麼?法官的魔法數字?)

✨ 生存守則3大招

  1. 蒐證要像狗仔隊

    行車紀錄器+路口監視器+手機連拍

  2. 就醫要當戲精

    頭暈想吐每天寫日記

  3. 談判要先學數學

    強制險+第三責任險+過失比例一起算

👉 下次被撞別只會哭!拿出這篇秒變法律戰神!

❓ 延伸思考

  1. 強制險理賠會不會影響民事求償?

  2. 如何證明「精神痛苦」不是演戲?

  3. 什麼情況能推翻車鑑會的責任比例?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詢問

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法律情況可能因個案差異而有所不同。

最後更新時間:2025年5月17日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討論與提問

目前沒有評論。成為第一個分享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