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加糖×佐藤安對決漏水屋Boss戰:租屋族生存術一次看懂!
事件背景
- 台日網紅夫妻「兔子加糖×佐藤安」於2023年3月起,在桃園中壢租下一間透天厝,簽訂5年租約。夫妻本身熱愛房屋修繕與改造,入住前有和房東溝通會進行粉刷等小修繕,但若有漏水等結構問題則由房東負責。
問題發生
- 入住後發現房屋有嚴重漏水、螺絲老化導致馬桶掉落等多項隱藏問題。房東以「現況出租」為由,拒絕修繕。
- 夫妻忍耐到存夠搬家費用後,於2024年6月提前搬離,並約定點交,但房東未出席。
爭議過程
- 夫妻將鑰匙掛號寄回並寄出存證信函通知退租,房東卻聲稱沒收到鑰匙,並陸續提告:
- 指控他們侵占房屋、未繳租金,並要求給付後續每月租金及違約金。
- 索賠金額從22萬、31萬、51萬,最終累積至78萬元,夫妻表示「根本不知金額怎麼算出來」。
- 房東不願出面點交,並多次發存證信函、提起民事、刑事與行政訴訟,造成夫妻極大精神壓力。
- 夫妻認為房東有意「放鴿子」不點交,目的是後續興訟求償。他們曾報案控告房東詐欺,但檢方認為不構成詐欺,全案不起訴。
雙方說法
夫妻主張:已履行退租義務,房東惡意不點交,並以法律訴訟騷擾。希望透過影片與網友連署,證明他們早已搬離,並提醒租屋族查詢房東是否有興訟紀錄。
房東主張:租約5年僅住1年3個月就提前解約,且認為終止契約需書面同意,單方面解除無效。對於點交當天未出席,認為房客未依約行事。
目前進度
- 雙方已進入司法程序,包含民事、刑事訴訟,金額索賠達78萬元。
- 桃園市議員黃瓊慧協助陪同申訴,消保官已介入,提供法律諮詢,但因雙方已進入訴訟,難以透過消費爭議調解解決。
「我們處於司法不保護、騷擾無止盡的生活,真的感到非常無助…希望以我們的案例提醒租屋族多加小心。」--兔子加糖×佐藤安
🚨租屋族生存術一次看懂!
主角:
改造達人網紅 vs 神隱房東
戰場:
漏水透天厝(HP值持續下降中)
終極任務:
提前脫離修羅場且不被房東大招KO
第一關:漏水修繕攻防戰
房東奧義:
祭出「現況出租」結界,宣稱:「漏水請自己吞!」(法力值:★★☆)
網紅反擊技:
使出民法第429條召喚術:「出租人應保持合於約定使用狀態!」
搭配民法第430條必殺技:「房東不修就終極解除契約!」(攻擊力:★★★★)
法院認證戰例 96年度中簡字第2843號:
台中地院96年中簡字2843號判決神比喻: 「房東就像遊戲補師,漏水不補血還想收租金?法院判定玩家(房客)可暫停付費!」
數學題:
假設漏水影響25%面積(如96年度中簡字第2843號判決案例),每月租金2萬→實際只需付1.5萬
公式:
應付租金 = 原租金 × (1 - 損害面積比例)
第二關:提前解約大亂鬥
房東連環計:
- 召喚「五年租約封印術」
- 發動「存證信函連擊」x N次
- 終極奧義「78萬賠償召喚獸」
網紅防禦策略:
- 拍攝「鑰匙掛號寄回」存證影片(防禦+50%)
- 發動「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破魔陣(參內政部租賃契約範本)
法院神救援 101年度北簡字第8508號:
台北地院101年北簡字8508號判決示範正確SOP: 「想提前下車?要先發『修繕催告通知書』等房東擺爛,才能開大絕解約!」
第三關:點交鬼抓人
房東絕招:
「幽靈點交術」→ 故意不出現累積傷害值
法律反制攻略:
- 全程錄影+第三方見證(如106年度士簡字第792號士林地院判決建議)
- 寄還鑰匙附帶「物品清單公證」
血淚數據:
根據司法院統計,2023年租屋糾訟中:
- 43%與修繕責任有關
- 29%涉及不當扣押金
- 18%是提前解約爭議
⚖️ 法院見解精華包
1. 修繕責任鐵則 102年度湖簡字第553號:
「房東想當甩手掌櫃?先問過民法429條!就算租約寫『現況交屋』,結構漏水還是要負責」 (新北地院102年湖簡字553號神解析)
2. 魔法防護罩條款 101年度北簡字第8508號:
「特約寫明『漏水房東修』就無敵!但字體要比咒語更醒目」 (台北地院101年北簡字8508號契約鑑定術)
3. 終極逃脫術 110年度台上字第252號:
「最高法院110年台上字252號提示:漏水不用等到變鬼屋,影響營業就能華麗退場!」
🛡️ 租屋族生存裝備清單
-
契約開光三寶:
- 手機錄影(360度無死角拍攝)
- 紅筆圈出「修繕責任條款」
- 司法院法學檢索系統(查房東訴訟史)
-
防身法術CD時間:
- 催告存證信函 → 至少10天前施放
- 點交通知 → 要像發限動一樣連發三次
-
緊急逃生路線:
各縣市免費法律諮詢(議員服務處通常有隱藏版法師NPC)
📌 三個事後諸葛亮問題
-
要是網紅當初「自己花錢修漏水」,能向房東發動反向求償嗎?
-
房東用「五年租約」綁人,真的比孫悟空頭上的金箍還難解?
-
如果點交時玩「你丟我撿」寄回鑰匙,算完成魔法解除儀式嗎?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詢問
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法律情況可能因個案差異而有所不同。
最後更新時間:2025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