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財物不能亂用!業務侵占常見的五種員工行為【法律知識】

TaiLexi 團隊

公司財物不能亂用!業務侵占常見的五種員工行為

前言:什麼是業務侵占?🤔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公司裡的錢和物品可不是隨便就能拿來用的!今天我要用最簡單的方式告訴大家什麼是「業務侵占」,讓你不小心就觸法的危險行為。

業務侵占是指員工利用職務上的機會,把公司委託你保管或處理的錢財物品,偷偷變成自己的東西。這可是刑法第336條規定的犯罪行為,最高可處5年有期徒刑!而且不只是坐牢,還要賠償公司損失,甚至可能一輩子背上犯罪紀錄。

第一種:公款私用,拿公司的錢還自己的債 💸

實際案例

判決書中就有個經典案例:「公司業務員因積欠債務遭人催討...自民國九十五年一月十一日起至九十五年三月十九日止,利用向客戶收取月租費之機會,連續將業務上所持有...月租費總計新臺幣十六萬四千七百元,以變易持有為所有之意思予以侵占入己。」

法院怎麼看

這種情況法院認為是典型的業務侵占!員工因為自己欠債,就把收來的公司貨款拿去還自己的債,完全就是「變易持有為所有」的侵占行為。判決書也說:「被告3人就附表所示先後多次業務侵占犯行,顯均為一個犯罪意思及行為...應屬接續犯。」

怎麼計算刑責

刑法第336條規定,業務侵占罪可處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還可能被併科罰金。以案例來說,侵占16萬多元,通常會判處6個月到1年左右的有期徒刑。

第二種:謊報費用,虛報支出中飽私囊 🤥

實際案例

判決書有個更狡猾的例子:「董鍾銘為填補其在外積欠之債務,利用收受報名參展廠商所交付支票、現金或匯款等機會...意圖為自己不法所有,基於業務侵占、行使偽造私文書犯意,侵占公司所有之財物。」

法院見解

這種不僅侵占還偽造文書的行為,法院會從重量刑!判決書指出:「業務侵占罪,為想像競合犯...偽造私文書為行使之高度行為吸收。」也就是說,這種行為可能同時觸犯好幾條法律。

刑責計算

如果同時觸犯業務侵占和偽造文書,法院會依想像競合原則,從一重罪處斷。通常會以業務侵占罪為主,但因為情節更嚴重,刑期可能提高到1年以上

第三種:收錢不繳回,把客戶付款放自己口袋 💰

經典案例

判決書記載:「行銷主任...連續於如附表所示之時間,將其業務上代理公司向客戶所收取...如附表所示車款、保險費、代辦牌照費...變易持有為所有之意思侵吞入己,所得悉數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及私人債務。」

法院怎麼判

這種「收錢不繳回」的情況,法院認為是最典型的業務侵占。判決書也說:「利用其擔任公司會計人員之機會...接續於如附表所示時間...將其基於業務上機會而持有的...各筆款項...變易持有為所有之意思而予侵占入己。」

刑責分析

這種行為通常會被認定為接續犯,也就是多次行為視為一個犯罪行為。但金額會累加計算,像案例侵占29萬多元,可能判8個月到1年半不等。

第四種:假造紀錄,帳目動手腳 ✍️

實際情況

判決書描述:「甲○○與乙○○...利用為附表所示車輛清潔、打蠟美容之機會,以附表所示方式將顧客交付費用之一部或全部...易持有為所有而侵占入己,並由甲○○於如附表編號1至9、12所示之工作日誌...登載不實。」

法院見解

判決書明確指出:「核被告...均係犯刑法第336條第2項之業務侵占罪及同法第215條之業務登載不實罪。」這種做假帳的行為,通常會數罪併罰

刑責計算

業務侵占(6月-5年)加上業務登載不實文書罪(3年以下),法院可能判1年半到3年,而且因為是故意犯罪,通常不得易科罰金。

第五種:長期小額侵占,積少成多 🐜

典型案例

判決書記載:「犯罪時間長達3月...乙○○分得之金額達46700元以上、被告甲○○分得之金額不明、被告丙○○分得之金額為2100元以上等情...未與告訴人達成民事和解。」

法院怎麼看

判決書說:「時間差距尚難以強行分開,應視為數個舉動之接續施行,合為包括之一行為予以評價,應論以接續犯。」也就是說,就算每次拿一點點,長期下來還是算一個完整的犯罪行為。

刑責分析

這種「螞蟻搬家」式的侵占,法院會看總金額時間長短來量刑。例如3個月拿走46,700元,可能判6-8個月;如果是1年拿走50萬,可能判1年半以上

業務侵占的法律後果有多嚴重?🚨

根據刑法第336條第2項:「對於業務上所持有之物,犯前條第一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九萬元以下罰金。」

這表示:

  • 一定有刑責:最少關6個月,不能易科罰金
  • 民事賠償:要全額賠償公司損失加上利息
  • 職業影響:很可能失去工作,未來求職困難
  • 犯罪紀錄:一輩子都會有前科紀錄

如何避免不小心觸法?🛡️

  • 公司錢財絕對分開:自己的帳戶和公司帳戶要100%分離
  • 收款立即繳回:收到客戶款項當天或隔天就要交回公司
  • 保留完整憑證:所有經手金流都要有單據和紀錄
  • 定期核對帳目:主動請主管或會計確認帳目正確性
  • 有問題馬上報告:發現帳目不符立刻向上級反映

真實案例的慘痛教訓 💔

判決書中,被告侵占金額從480元到14萬餘元不等,最後被判59個業務侵占罪,每個罪各處6個月!雖然最後可能合併執行,但這紀錄一輩子都洗不掉。

判決書的案例更驚人:「自民國94年3月起至95年4月止...侵占...95萬5千9百元之貨款。」這種金額,刑期很可能超過2年,而且必須入監服刑。

結論:誠實是最好的策略 ✅

看完這些真實案例,你還敢隨便動公司的錢嗎?記住:

  • 不是你的錢,一毛都不能拿
  • 再小的金額也是犯罪
  • 再緊急的個人財務需求也不能挪用公款
  • 一旦被發現,職業生涯可能就此結束

公司信任你才把財務交給你處理,別因為一時貪念毀了自己的人生!如果你發現同事有這些行為,也應該立即舉報,否則可能成為共犯。

最後提醒,這些法律知識不只保護公司,也保護你自己。正確的財務觀念能讓你在職場上走得更遠更穩!

常見問題 ❓

Q1:如果我只是暫時借用公司錢財,之後有還,也算業務侵占嗎?

A1:!業務侵占是「行為犯」,只要當下有侵占意圖和行為就構成犯罪,事後歸還只能減輕刑責,不能免罪。

Q2:業務侵占和普通侵占有什麼不同?

A2:主要差別在身份和刑度:

  • 普通侵占(刑法335):一般人侵占他人財物,處5年以下
  • 業務侵占(刑法336):利用職務機會侵占,處6月-5年(刑責更重)

Q3:公司同意我不還錢,就不算犯罪了嗎?

A3:不一定!如果是事後同意可能無效,而且如果是公款,公司負責人也無權私自免除你的責任,最好有正式書面協議並經合法程序。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法律諮詢

AI 不僅能提供即時線上解答,還能協助您判決書查詢並進行案情比對分析。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

🎯 還在為法律問題煩惱嗎?

💰 免費🔒 絕對隱私⚖️ 台灣最專業法律AI⏰ 24H

(1) ⚡ 30秒獲得專業解答,無需等待律師回覆

(2) 📚 查找法院對您案件最相關的判決書和見解

(3) 📝 一鍵生成存證信函和法律文件,解決燃眉之急

已幫助20,000+用戶解決法律問題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歡迎自由引用,只要註明我們網站的連結即可!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分享文章:

需要免費法律諮詢?

TaiLexi AI 提供免費諮詢,無論您是個人或企業,都能獲得及時的案情分析。

立即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