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傷害也能提告嗎?流鼻血、瘀青、擦傷法律怎麼看」— 法律實務全解析⚖️

TaiLexi 團隊

「輕微傷害也能提告嗎?流鼻血、瘀青、擦傷法律怎麼看」— 法律實務全解析⚖️

流鼻血、瘀青算"輕傷"?法律上可不這麼簡單認定!

「只是流個鼻血而已,這樣也能告?」許多人遇到輕微身體傷害時,常會有這樣的疑問。但您知道嗎?在法律實眼中,連0.5公分的擦傷都可能構成犯罪!本文將用最生活化的方式,帶您了解台灣法律如何認定"輕微傷害",並透過真實法院判決告訴您:哪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傷,最後卻讓加害人付出慘痛代價。

傷害罪的"最低門檻"究竟在哪?🤔

刑法第277條第1項規定:「傷害人之身體或健康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千元以下罰金。」關鍵在於,法律沒有設定傷害的"最低程度"!也就是說,只要是「非自願性」的身體損害,無論多輕微,理論上都可能成立傷害罪。

實務上常見的輕微傷害包括:

  • 流鼻血(即使沒有骨折)🩸
  • 小於1公分的擦傷或瘀青🩹
  • 短暫性腫痛(如嘴唇腫、眼眶瘀青) swollen_face
  • 頭皮紅腫(即使沒流血)🤕

根據判決書片段,法院明確指出「鼻部擦傷(2×0.5公分)、流鼻血、後頭部腫痛、右膝擦傷(1×1公分)瘀腫」等傷勢已構成「傷勢不輕」的傷害罪。更驚人的是,在判決書片段中,僅0.5×0.5公分的眼眶擦傷就足以讓被告被判有罪!

法院如何判斷"傷勢輕重"?三個關鍵要素⚖️

  1. 傷害部位敏感性:同樣是1公分傷口,在眼睛周圍與在大腿的法律評價完全不同。判決書片段特別強調「該傷勢在顏面部位,且傷及人體脆弱部位之眼睛」的重要性。
  2. 傷害持續時間:瘀青3天就好與需要1個月復原,刑度會不同。判決書片段中,多處瘀青和擦傷雖然面積不大,但因分布範圍廣(左眼眶、左手、左膝、雙小腿),被認定為明確傷害事證。
  3. 行為惡性程度:例如:
    • 徒手毆打臉部比推擠造成的擦傷更嚴重👊
    • 持續攻擊比單次動作更惡劣
    • 攻擊弱勢部位(如頭部、眼睛)會加重責任

有趣的是,判決書片段顯示,法院會比較雙方傷勢來判斷行為合理性。該案中告訴人僅左面頰及右前臂挫傷,被告卻有多處瘀紅傷勢,法院因此認為告訴人傷勢相對輕微。

真實案例告訴你:這些"小傷"都成立傷害罪!🚨

案例1:一巴掌的代價 — 鼻骨骨折案👃

在判決書片段中,被告因家務糾紛「徒手毆打周庭茵頭、臉部,並以腳踹」導致:

  • 鼻骨骨折
  • 鼻子、嘴唇腫痛
  • 鼻部2×0.5公分擦傷
  • 流鼻血
  • 後頭部腫痛
  • 右膝1×1公分擦傷瘀腫

判決結果:雖然被告辯稱是被害人先打巴掌,法院仍認定其後續攻擊過當,構成傷害罪。

案例2:0.5公分眼眶擦傷案👁️

判決書片段記載,衝突中被告造成告訴人:

  • 左眼眶0.5×0.5公分瘀青擦傷
  • 左手兩處0.3×0.3公分擦傷
  • 左膝3×3公分瘀青
  • 雙小腿多處瘀青和擦傷

關鍵見解:法院特別指出「傷及人體脆弱部位之眼睛,衡情告訴人無自己加工以製造被傷害之證據之可能」,顯示對眼部輕微傷勢的重視。

案例3:家庭糾紛中的"輕傷"照樣判刑👨‍👩‍👧‍👦

判決書片段顯示,兄弟間爭執造成:

  • 鼻骨骨折
  • 鼻部擦傷
  • 流鼻血
  • 後頭部腫痛
  • 右膝擦傷瘀腫

法院強調:雖是家務瑣事引起,但「傷勢不輕」且未和解,因此判刑。

提告實戰指南:輕微傷害如何保障權益?🛡️

第一步:立即驗傷的黃金時間⏱️

無論傷勢多輕微,請務必在24小時內完成下列程序:

  1. 到醫院或診所驗傷(建議區域醫院以上層級)🏥
  2. 明確告知醫師:
    • 受傷確切時間
    • 如何受傷(如「被徒手毆打左臉」)
    • 所有不適症狀(即使輕微紅腫也要說)
  3. 取得診斷證明書時,確認記載包含:
    • 傷勢大小(如「1×1公分瘀青」)
    • 具體部位(如「右眼眶」、「左前臂」)
    • 傷勢性質(擦傷、瘀血、腫脹等)

第二步:證據收集技巧📸

除了驗傷單,這些證據能大幅提高勝訴率:

  • 現場照片:傷勢特寫+全身照(顯示比例)
  • 衣物證據:保留有血跡或破損的衣物👕
  • 監視器畫面:立即向現場管理單位要求保存📹
  • 證人聯絡方式:現場目擊者的姓名電話🗣️

小技巧:用手機拍攝傷勢時,旁邊放尺或硬幣作為比例尺參考,如判決書片段中,法院特別審視「右胸壁多處擦傷瘀血(四×四公分及二×二公分)」的具體尺寸。

第三步:法律行動選擇🏛️

選項1:刑事告訴

  • 優點:檢察官會主動調查,不用自己舉證
  • 流程:
    1. 持驗傷單到警局做筆錄👮
    2. 警方移送地檢署
    3. 檢察官決定起訴或不起訴
  • 時效:6個月內(從知悉犯人時起算)

選項2:民事求償💰

  • 可請求項目:
    • 醫療費用(掛號費、藥費等)
    • 工作損失(需醫師開立休養證明)
    • 精神慰撫金(即使輕傷也可能請求)
  • 金額計算範例:
    • 醫療費:1,500元
    • 3天無法工作:日薪1,200元×3=3,600元
    • 精神賠償:5,000-20,000元(視案情)
    • 總計約7,100-25,100元

選項3:調解程序🤝

  • 各鄉鎮市區公所有免費調解委員會
  • 調解成立結果與法院判決同等效力
  • 省時省錢的優先選擇

法院怎麼判?輕微傷害的刑度與賠償標準📊

刑罰範圍實務統計⚖️

根據本文分析的判決,輕微傷害刑度大多落在

  • 拘役10-50天(約可易科罰金1萬-5萬元)
  • 或處有期徒刑2-4個月(得易科罰金)

影響刑度關鍵因素:

  1. 有無和解:和解通常減刑30-50%🤝
  2. 傷勢程度:如判決書片段中鼻骨骨折比一般擦傷嚴重🤕
  3. 犯後態度:坦承犯行與否差別很大🙏

民事賠償行情表💰

根據近年輕微傷害判決,整理常見賠償金額:

傷勢類型 醫療費 工作損失 精神賠償 總額範例
單處小於1公分擦傷 500-2,000 0-3,000 3,000-10,000 3,500-15,000
多處瘀青/擦傷 1,000-3,000 1,000-5,000 5,000-20,000 7,000-28,000
臉部輕微傷(如眼眶) 1,500-5,000 2,000-10,000 10,000-30,000 13,500-45,000
鼻部傷(含流鼻血) 2,000-8,000 3,000-15,000 15,000-50,000 20,000-73,000

*註:實際金額仍視具體案情而定

專業律師建議:遇到輕微傷害的3要3不要💡

✅ 一定要做的3件事

  1. 要立即驗傷:如判決書片段所示,案發後2天內驗傷仍有效,但愈快愈好⏱️
  2. 要記錄過程:寫下事發時間、地點、在場人、對話內容等細節📝
  3. 要冷靜評估:先確認自身安全再考慮法律行動🧘

❌ 絕對不要做的3件事

  1. 不要私下和解:未經法律程序的和解可能無效,如判決書片段被告因未和解影響判決🚫
  2. 不要延誤時效:刑事告訴時效僅6個月,民事是2年⏳
  3. 不要以暴制暴:如判決書片段所示,反擊可能變成互毆,雙方都有責任🥊

結論:小傷不小看,法律權益要捍衛✊

從法院實務可見,法律不會因為傷勢輕微就否定受害者的權利。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流鼻血、小瘀青,在法庭上都可能是重要證據。記住:

  • 傷害罪沒有最低傷勢門檻
  • 臉部、眼睛等部位即使輕傷也受重視
  • 及時驗傷和證據保存是勝訴關鍵

最後提醒,本文案例僅供參考,個案情況仍可能不同。如果您正面臨類似問題,建議攜帶完整資料尋求專業法律諮詢,才能獲得最精準的評估與協助。


常見Q&A❓

Q1:如果雙方都有輕微傷勢,還能提告嗎?

A1:可以!這就是「互毆」情形,雙方都可能被告。如判決書片段所示,法院會分別審理雙方責任。

Q2:沒有驗傷單,只有照片能告嗎?

A2:困難。如判決書片段顯示,法院重視醫療專業判斷,單有照片證明力較弱。

Q3:對方願意賠錢,還要提告嗎?

A3:可考慮「撤回告訴」或「調解」。但注意:刑事告訴撤回需在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且民事求償不受影響。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法律諮詢

AI 不僅能提供即時線上解答,還能協助您判決書查詢並進行案情比對分析。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

🎯 還在為法律問題煩惱嗎?

💰 免費🔒 絕對隱私⚖️ 台灣最專業法律AI⏰ 24H

(1) ⚡ 30秒獲得專業解答,無需等待律師回覆

(2) 📚 查找法院對您案件最相關的判決書和見解

(3) 📝 一鍵生成存證信函和法律文件,解決燃眉之急

已幫助20,000+用戶解決法律問題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歡迎自由引用,只要註明我們網站的連結即可!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分享文章:

需要免費法律諮詢?

TaiLexi AI 提供免費諮詢,無論您是個人或企業,都能獲得及時的案情分析。

立即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