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更生VS清算怎麼選?1張表看懂「免責機率」差異😱

TaiLexi 團隊

債務更生VS清算怎麼選?1張表看懂「免責機率」差異😱

「每個月薪水進來就被銀行扣光光,我到底該選更生還是清算?」這是許多負債朋友共同的疑問。今天我們就用最白話的方式,搭配真實法院判決案例,帶你搞懂這兩種債務處理方式的關鍵差異!

更生與清算的「超商比喻」🏪

想像你開了一家超商(就是你的人生),因為進貨太多(負債過高)快要倒閉,現在有兩種解決方案:

  1. 更生方案:像是跟供應商重新談合約,把進貨成本降低(減少債務),但必須繼續經營(持續工作還款)
  2. 清算方案:直接把超商關門大吉(財產拍賣),結束營業(免除債務)

但問題來了:不是所有關門大吉都能完全免責!這就是今天要講的重點。

一張表看懂關鍵差異📊

比較項目 更生程序 清算程序
適合對象 有穩定收入者 無穩定收入者
還款期間 6-8年 無(財產一次處理)
財產處理 保留必要生活財產 多數財產會被拍賣
免責條件 履行更生方案後當然免責 需法院審查是否符合免責條件
生活限制 較少(但需嚴格遵守還款計劃) 較多(如限制出境、奢侈消費)
信用影響 完成後可恢復 長期影響(更嚴重)

法院怎麼看「免責」?真實案例解析⚖️

案例1:月薪22K小資女的更生轉清算👩‍💼

「人於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時,每月有固定薪資收入22,883元,扣除其每月應負擔自己及依法受其扶養人所必要生活費用16,055元後,每月尚有餘額6,828元...普通債權人於清算程序僅受償14,198元,依消債條例第133條本文之規定...裁定債務人不免責」
(參考:109年度消債聲免字第2號)

計算過程:

  • 月收入:22,883元
  • 必要支出:16,055元
  • 每月可還款金額:22,883 - 16,055 = 6,828元
  • 2年可還總額:6,828 × 24 = 163,872元
  • 實際清算受償:14,198元

法院見解:

因為她2年「理論上」能還163,872元,但清算只還了14,198元,差距過大,所以法院裁定「不免責」!

案例2:月薪36K的工程師困境👨‍💻

「債務人於更生開始前平均每月收入36,500元...債務人更生前2年之收入876,000元...扣除該期間...必要之生活費用350,688元後,所餘525,312元已高於債權人於清算程序之受償額128,239元」
(參考:10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號)

數學教室:

  • 2年總收入:36,500 × 24 = 876,000元
  • 2年總支出:(9,829 + 4,783) × 24 = 350,688元 (原條文沒有寫明9829和4783是什麼數字,估計為必要生活費中的細項,此處直接使用判決書給出的總數作為計算依據)
  • 理論還款能力:876,000 - 350,688 = 525,312元
  • 實際清算還款:128,239元

殘酷現實:

這位工程師「有能力」還525,312元,但清算只還了128,239元,法院當然裁定不免責!

免責的「黃金公式」💰

從上面案例可以歸納法院的審查標準:

IF (2年可處分所得 - 必要生活費) > 清算受償額 THEN 不免責
ELSE 有機會免責

用白話說:如果你「理論還款能力」比「實際清算還款」多太多,法院就會認為你「有能力還卻不還」,就不給你免責!

更生轉清算的「陷阱」🚨

很多人以為「先申請更生,失敗再轉清算」是聰明策略,但根據101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9號判決書片段:

「法院裁定開始更生程序後,債務人免責前,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其已進行之更生程序,適於清算程序者,作為清算程序之一部」

這意思是:更生時的收入狀況,會成為清算免責與否的判斷依據!

113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5號判決書片段說得更明白:

「債務人於裁定開始更生程序時,係有薪資固定收入...需繼續清償債務達消債條例第141條規定數額後,始得再聲請裁定免責」

聰明選擇的3個關鍵🔑

  1. 收入穩定度
    • 穩定收入➡️優先考慮更生
    • 不穩定或無收入➡️可能適合清算
  2. 還款能力計算
    (月收入 - 必要支出) × 24個月 vs 預期清算受償額

    如果左邊遠大於右邊,清算免責機率低!

  3. 財產狀況
    • 有不能失去的財產(如工作用車、專業工具)➡️慎選清算
    • 幾乎無財產➡️清算影響較小

專家不告訴你的「免責機率」提升技巧📈

  1. 精準計算必要支出: 法院認可的必要支出包括:
    • 基本生活費(各縣市標準不同)
    • 實際扶養費用(需證明)
    • 必要醫療支出
    • 工作相關必要成本
  2. 證明收入不穩定: 如果是佣金制、接案工作,提供收入波動證明,降低「理論還款能力」計算。
  3. 提前規劃: 根據105年度消債職聲免字第78號判決書見解,法院會看「裁定開始更生時」的收入狀況,所以:
    • 如果預計收入將減少(如轉換工作),等狀況穩定再申請
    • 避免在收入高峰期啟動程序

結論:你的最佳策略🎯

  1. 先算數學:老實計算自己的收入和必要支出,用黃金公式評估
  2. 看長遠:如果年輕且職業前景好,更生雖然辛苦但能保住信用
  3. 求專業:找法律扶助基金會或專業律師,做完整評估

最後記住:免責不是理所當然,法院會嚴格審查你的還款能力與誠意!與其賭運氣,不如做好完整規劃。

後續您可能會想了解的問題❓

  1. 必要生活費的計算標準在各縣市有什麼不同?我該如何舉證我的實際支出?
  2. 如果我有特殊疾病或家庭狀況,如何讓法院認可更高的必要支出?
  3. 更生方案被拒絕後轉清算,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免責機率?

有更多法律問題,可以使用TaiLexi AI免費法律諮詢

AI 不僅能提供即時線上解答,還能協助您判決書查詢並進行案情比對分析。隨時為您解答各類法律疑難!

🎯 還在為法律問題煩惱嗎?

💰 免費🔒 絕對隱私⚖️ 台灣最專業法律AI⏰ 24H

(1) ⚡ 30秒獲得專業解答,無需等待律師回覆

(2) 📚 查找法院對您案件最相關的判決書和見解

(3) 📝 一鍵生成存證信函和法律文件,解決燃眉之急

已幫助20,000+用戶解決法律問題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歡迎自由引用,只要註明我們網站的連結即可!

這篇文章有幫助嗎?

分享文章:

需要免費法律諮詢?

TaiLexi AI 提供免費諮詢,無論您是個人或企業,都能獲得及時的案情分析。

立即諮詢